> 文章列表 > “士行贫中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士行贫中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士行贫中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士行贫中见”出自宋代顾逢的《寄陈石窗林石田老友》。

“士行贫中见”全诗

《寄陈石窗林石田老友》

宋代 顾逢

典刑惟二老,利禄等鸿毛。

士行贫中见,诗名犯后高。

苦心亲笔砚,冷眼看儿曹。

肥马轻裘辈,多应笑弊袍。

《寄陈石窗林石田老友》顾逢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寄陈石窗林石田老友》是宋代文人顾逢的一首诗词。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两位老友陈石窗和林石田的寄托之情,旨在表达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社会道德和文学境遇的反思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典刑惟二老,

利禄等鸿毛。

士行贫中见,

诗名犯后高。

苦心亲笔砚,

冷眼看儿曹。

肥马轻裘辈,

多应笑弊袍。

这首诗词的诗意通过对两位老友的描绘,展现了顾逢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

首先,诗中提到的\"典刑惟二老\",表达了作者对两位老友在典刑(法律制裁)之下的坚贞不屈。这句话意味着他们在道义和原则面前坚守自己的信念,不屈服于权势和权威的压迫。

其次,\"利禄等鸿毛\"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。他认为在社会中,功利和物质利益只是微不足道的事物,与巨大的宇宙和人生价值相比,它们微不足道。这种观念对于宋代文人来说是常见的,他们追求的是道德、艺术和人生的真正意义。

接着,\"士行贫中见,诗名犯后高\"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士人的评价。他认为真正的士人应该在贫穷的环境中展示出高尚的品格,而不是通过追求功名和地位来获得社会的认可。他对士人的期望是能够超越诗名的追求,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。

然后,\"苦心亲笔砚,冷眼看儿曹\"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文人的态度。他认为真正的文人应该有苦心和才情,用自己的手笔创作,而不是依赖他人的帮助。同时,他以冷眼看待那些追逐功名和利益的人,认为他们是浅薄和短视的。

最后,\"肥马轻裘辈,多应笑弊袍\"这两句话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评。他认为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和功名地位的人是肤浅和浮躁的。相比之下,穿着简朴的袍子的人更值得尊重和赞美,因为他们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和道德品质。

这首诗词通过对两位老友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,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的士人和文人应有的品质和追求的思考。它呼唤人们超越功名利禄的追求,注重内在的修养和道德品质,以追求更高尚的人生境界。